护航亚冬会,哈尔滨水务发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职工不仅在保供一线尽职担当,也在服务亚冬会的其他战场上,彰显国企职工的力量。
2024年12月初,水务集团信息数据科技公司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部工程师于超,抽调到亚布力山地媒体中心,作为亚冬会组委会新闻宣传与媒体运行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参与专项工作。
舍己为公,胸怀大局
于超同志经过封闭式培训后,被分配到场馆媒体中心运行团队,该团队承担亚布力雪上项目6个场馆、8条赛道的媒体运行督导协调工作,每条赛道都要举办一次专项测试赛,进行赛道和各功能区的全要素压力测试。于超主要负责督导两条高山滑雪赛道媒体功能区的搭建和运行,其中一条高山赛道设立在亚布力大锅盔山上,赛道海拔1千米以上,只能搭乘三个分段索道,换乘之后再徒步攀爬10多分钟后到达,从山下到赛道往返一趟就需要1个多小时。由于山上风力大,攀爬中一阵风(老辈人称为“烟儿炮”)就会把没站稳的人吹出一两米远。另一条赛道设立在海拔500多米以上,需要攀爬一个百米高的陡峭坡面才能到达,从山下徒步到赛道需要近半小时,每次攀爬,都会汗湿衣背,加之山顶严寒,冷风一激,体表温度急剧降低,让人直打寒噤。尽管如此,于超和队员们从不叫苦喊累,每天依然频繁地奔赴于各个点位,严谨细致地落实各项工作。这就是胸怀大局、不畏艰辛的于超;这就是舍己为公、勇于担当的于超。
实干尽责,专业敬业
在测试赛筹备前期,于超每两天就要去赛道的媒体功能区进行实地踏勘,配合新华社专家团队,与竞赛长、场地建设单位协调媒体工作间的位置、可搭建摄影点位的区域、设立混合采访区的区域;与场馆安保部门确定媒体记者活动区域等工作。测试赛当天,于超与团队的伙伴们对媒体功能区进行全程督导,场馆媒体中心运行团队进行赛后复盘,总结需改进的问题递交组委会。测试赛结束后,于超及时跟进负责赛道媒体功能区需完善的环节,与属地媒体运行团队定期沟通,每隔两、三天就要到高山赛道实地踏勘,确认媒体工作间设备配置情况、摄影点位的搭建进度,确保亚冬会开幕前媒体功能区搭建齐备、正常运转,除此之外,还要协调属地媒体运行团队,为赛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为各国的注册媒体记者提供周到的服务。
本次工作要长驻亚布力2个多月,直至亚冬会结束,于超自愿放弃假期,在赛区紧张筹备工作中度过这个春节。他秉承“讲奋斗、比奉献、肯吃苦,谋实干”的水务人精神,用奉献践行责任,用行动书写光荣,在亚冬会场馆媒体中心特殊而又光荣的岗位上持续发光发热,为亚冬会胜利圆满举办贡献了水务集团专业技术人员的力量。